
400-6699-864
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,清淤工程成为都市进步与环境保护的主要纽带。陕西清淤公司作为西北地区领先的环境治理企业,凭借资深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项目阅历,为区域水环境治理、河道疏浚及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我们将从企业背景、技术优势、典型案例及社会责任等方面,整体展现陕西清淤公司的行业贡献。
陕西清淤公司成立于2010年,总部位于西安市,是一家集科研、设计、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企业。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和环保工程资深承包资质,业务覆盖河道清淤、水库疏浚、市政管网维护、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。经过十余年进步,公司已形成“技术研发—配备制造—工程服务”的全产业链模式,年处置淤泥量超过200万立方米。
公司下设五大事业部:机械清淤事业部专注大型水上作业设备研发;生态修复事业部主攻水体生态平衡重建;应急抢险事业部24小时响应突发污染事件;智慧水务事业部开发数字化监测系统;污泥处置事业部实现淤泥资源化利用。这种模块化分工确保了项目执行的效率高性与资深性。
在技术层面,陕西清淤公司率先引入“精准清淤”理念,采纳多波束测深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三维建模,实现淤泥厚度毫米级测量。其自主研发的“旋流分离+压滤”组合工艺,使淤泥脱水效率提高40%,处置成本降低30%。2022年投入使用的智能清淤船配备5G远程控制系统,单日作业量可达5000立方米。
公司拥有26项国家专利技术,其中“河道生态清淤及底泥快速干化技术”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“西北水环境联合实验室”,在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领域取得打破性进展,相关技术已实施于渭河综合治理工程。
在西安护城河综合治理项目中,公司采纳“分段围堰+环保绞吸”工艺,历时8个月完成6.2公里河道清淤,清除污染底泥38万立方米,同步实施生态护岸改造,使水质从劣V类提高至Ⅳ类标准。该项目成为全国都市内河治理的示范案例,获评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。
2023年完成的汉中天汉湿地公园项目更体现生态优先理念:通过植入沉水植物群落、构建人工湿地系统,在清淤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提高。监测数据显示,项目区鱼类种类从清淤前的7种增至19种,越冬候鸟数量增长3倍。这些实践印证了“清淤—修复—提高”三位一体模式的有效性。
公司一直践行“淤泥变资源”的循环经济理念。在榆林煤矿塌陷区治理中,将30万吨清淤底泥经改性处置后用于土壤改良,使2000亩荒漠化土地恢复耕种能力。投资建设的年处置50万吨淤泥资源化中心,可生产环保砖、路基材料等再生制品,真正实现“取之于河,用之于城”。
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,公司连续五年开展“清淤知识进校园”公益活动,累计为3万名学生普及水环境保护知识。2021年河南洪灾期间,紧急抽调12台大型抽淤设备支援新乡,72小时内疏通堵塞河道8公里,彰显企业担当。
伴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深入推进,陕西清淤公司正加速布局智慧水务领域。其开发的“清淤云平台”已接入陕西省水利厅监管系统,可实现清淤全经过动态监控。打算2025年前建成西北首个淤泥处置大数据中心,通过AI算法优化清淤策划,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。
从黑臭水体的治理者到生态文明的传播者,陕西清淤公司以技术创新为矛,以绿色进步作盾,在守护三秦大地的碧水清流中,书写着现代环保企业的责任与荣光。正如公司创始人李卫民所言:“每清理一立方淤泥,都是为子孙后代预留一方净土。”这份坚守,正是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最佳诠释。